来源标题:车棚里健身房
2月21日二七健身俱乐部53岁刘洪涛和老伙计们健身房锻炼
位老伙计提着鸟笼来到健身房
70岁骨科医生高长友(左2)锻炼完穿上白大褂回去上班
71岁刘宝利拄着拐杖来到健身房
3月1日66岁贺春生健身房里锻炼墙上大刀健身房创始人张威留下
位于北京西南隅永定河西岸北京二七厂排排模样相仿居民楼顺着山坡而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国营厂矿企业几乎都有这样成排成行居民楼楼与楼之间自行车棚也标配
时代更迭当年曾经让少人羡慕居民楼如今黯然失色车棚里曾经被主人擦得锃光瓦亮自行车大多锈成铁渣无人认领
二七厂退休职工徐伟来到12号居民楼南侧车棚拿出钥匙打开防盗门穿过个小厅个过道打开电灯过道侧墙上块牌匾尘染上面写着“二七健身俱乐部”几个红漆大字再往里豁然开朗竟藏着个百多平方米健身房
健身房墙上挂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大牌子还贴满上世纪九十年代健美明星海报和健美杂志彩页健身房中各种老旧健身器材散发着淡淡铁锈味儿
创始人大刀成为精神象征
徐伟这里负责人他早来步准备整理下健身房
今年63岁徐伟体格健壮发达肌肉把衣服撑得鼓胀起来再加上莫西干发型禁让人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街机游戏《街头霸王》中那个俄罗斯摔跤手桑吉尔夫
收拾完毕徐伟沏上壶茉莉花茶边等着老伙计们来健身边给记者讲述健身房前世今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健美运动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国内二七厂体育明星张威经过学习之后二七厂招徒授课并于1984年创建健身房
生于1928年张威1956年参加北京市首届环城赛获得冠军徐伟指着北墙上口大刀告诉记者:“这把大刀重45公斤张威老师当年操场跑圈时用配重”
健身房几经易址甚至度无处安身这把大刀却没有失传成健身房精神象征
1997年徐伟加入健身房2014年5月张威去世前拉着徐伟手嘱咐说:“这个健身房赶明儿你就管你得传承下去能丢!”
也就那年健身房搬到现自行车棚这个临时建筑房顶层木板上面覆盖着层石棉瓦透过屋顶和墙壁之间缝隙可以直接看到室外健身房北墙居民楼地基护坡
虽然环境太好但大家自得其乐从没停下健身步伐
屋子健身器材大多数自制
徐伟开始热身从屋顶破窟窿里穿过阳光打他身上照亮汗水蒸发后产生雾气
老伙计们陆续到他们大多都满头银发82岁杨洪增其中年纪最大依然能够做几组55公斤卧推71岁刘宝利七八年间经历两次脑梗也没有放弃锻炼61岁赵树元年轻时当过兵他训练量比较大练完之后没过瘾还得加段拳击70岁骨科医生高长友退休后返聘继续坐诊看病他来时候穿着白大褂锻炼完后再把白大褂穿上回去上班
和都市中健身房里那些装备齐全、吃着营养蛋白撸铁年轻人同“二七健身俱乐部”里老伙计们则穿着寻常便服手上戴重工业风格劳保手套喝茉莉花茶和普通盒装牛奶
屋子健身器材大多数大家动手做对于机车厂干活工人们来说既缺材料也缺技术小菜碟健身房里淡淡铁锈味儿正来源于此那没有上漆自制健身器材被汗水侵蚀产生味道
想要长久存心愿
到晚饭时间拨人回家吃饭健身房迎来更多人
20岁大二学生辛子豪二七厂厂三代得空就来锻炼上高二时候辛子豪被肥胖困扰曾“二七健身俱乐部”锻炼过父亲建议他来锻炼经过段时间辛苦辛子豪成功减掉30斤体重从此和这个健身房结下解之缘
“健身房对学生、80岁以上老人和无收入来源职工免费开放”徐伟告诉记者“健身房运转依靠我们30多人每年每人交300块钱维持每人每天费用到1块钱”
夜幕降临“二七健身俱乐部”里灯光透过墙缝投射出来从外面经过隐约能听到大家健身时发出声响
如今这个自行车棚里健身房大家宝贝徐伟和健身房众老人们对于接班人并担心他们忧虑这个自行车棚能能继续使用下去让这个有着近四十年历史健身房长久地存
“只要这个健身房存我们这些老哥儿们就能凑起撸铁就足够”
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影报道